close
國文考科(卷一) 

一、混合題型

 

1-2為題組 閱讀下文,回答1-2題。

那隻鬼,跟真的沒有腳的鬼一樣,速度快得像平常就在練習半夜搶超商。男 孩畏怯發抖的彈開收銀匣取出全部的錢,七張有孫中山頭像的紅紙鈔,(好佳哉!) 男孩該說是心有靈犀的趕在鬼來之前,就把收銀匣的藍色大鈔全收到櫃子底下的 小錢箱裡。男孩看得出那隻鬼沒拿到很多錢很不開心,很沒道義的還拿藍波刀, 向男孩才遞過紅紙鈔的手猛然一揮,男孩矮瘦的身體怕得貼在牆上,跟超商外廣 告代言明星的人形看板一樣的薄。藍波刀乾淨剔透得有股寒氣和邪氣,天花板的 日光燈影流竄在如鏡子的刀面,不知刀子是不是才初初開鋒,銳利得好比夜市叫 賣削鐵條都可以的神之剁刀,而這麼悲慘的,頭一個作獻祭的,就挑上這間蠻荒 野外的超商倒楣男孩。鬼一手使藍波刀像耍流星錘,一副倚天劍屠龍刀一出鞘不 見血不行的樣子,男孩反覆的、猛跳針的嚇死自己,(砍到會見血!砍到會見血!) 連跌倒的小傷口都得先拿碘液仔細消毒,再拿棉花棒沾小護士曼秀雷敦軟膏塗藥, 再外貼 3M 的藥用膠帶一層層木乃伊一樣的包紮起來,只差沒用福馬林泡著的神經 質男孩,在藍波刀每次揮向男孩無處可逃的懸崖收銀檯邊,心臟都像綜藝節目單 手擠柳丁那樣的被狠狠掐一下,不斷出現手臂裂開一個大大破口的幻覺,但男孩 低頭偷瞄,手臂還在,上面汗毛根根清楚且顫抖的搖呀搖的。一分神,藍波刀又 來這麼一下,跟著刀身吹來的風,快和幽冥地府吹上人間的一樣可怕。(阿娘喂!) 男孩再低頭偷偷瞄一下自己的手臂,大大的破口還是沒有,總算放心,鬼不砍人。 (改寫自陳金聖〈18 補注〉,《聽說台灣台灣小說 2015》)

1. 本文用「鬼」借指超商搶匪,是想藉鬼的某些特性來形容搶匪。請參考示例,摘 引文中關於搶匪的描述(任兩處A1B1),並指出這兩處描述各自呼應鬼的什麼 特性(A2B2)?(占4分)

2. 關於本文後半段的敘寫手法,解說適當的是:(多選題)

(A)以「先拿碘液......再拿......再外貼......只差沒用......」層層遞進的形容,凸 顯男孩一向對皮肉傷極為畏懼

(B)以「無處可逃的懸崖」為喻,暗指窮兇極惡的搶匪已瀕臨窮途末路

(C)以「大大的破口」和「小傷口」的對比,凸顯男孩因小失大的不當反應

(D)「汗毛根根清楚且顫抖的搖呀搖的」特意聚焦於皮膚的局部描寫,凸顯男孩 雖毫髮無傷,但內心極度悚慄

(E)「刀身吹來的風,快和幽冥地府吹上人間的一樣可怕」,句中的「快」除了 是「幾近」之意,也讓人產生刀速迅疾的聯想

 

3-5為題組 閱讀下文,回答3-5題。

甲、孫子荊以有才,少所推服,唯雅敬王武子。武子喪,時名士無不至者;子荊 後來,臨屍慟哭,賓客莫不垂涕。哭畢,向靈床曰:「卿常好我作驢鳴,今我為 卿作。」體似聲真,賓客皆笑。孫舉頭曰:「使君輩存,令此人死。」(劉義慶《世 說新語・傷逝》)

乙、竹林七賢中有阮咸,是阮籍的侄子,一樣沉湎於酒。阮籍的兒子阮渾也願加 入他們的行列時,阮籍卻道不必加入,吾家已有阿咸在,就已經足夠了。假若阮 籍自以為行為是對的,就不當拒絕他的兒子。至於嵇康,一看他的《絕交書》, 就知道他的態度很驕傲的;但他寫給他的兒子看的《家誡》,就覺得宛然是兩個 人。他在《家誡》中教他的兒子做人要小心,還有一條一條的教訓。嵇康是那樣 高傲的人,而他教子就要他這樣庸碌。因此我們知道,嵇康對於自己的舉動也是 不滿足的。所以批評一個人的言行實在困難,社會上對於兒子不像父親,稱為「不 肖」,以為是壞事,殊不知世上正有不願意他的兒子像自己的父親!他們生於亂 世,因不得已才有這樣的行為,並非他們的本態。不過何晏、王弼、阮籍、嵇康 之流,因為他們的名位大,一般的人們就學起來,而所學的無非是表面行為,卻 不知道他們實在的內心。因為只學他們的皮毛,於是社會上便很多了沒意思的空 談和飲酒。(改寫自魯迅〈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〉)

 
  1. 根據甲文文意,下列敘述最適當的是: (A)孫子荊以驢鳴哀悼,是為了在眾賓客面前展露一己專長 (B)「使君輩存,令此人死」,是指王武子為賓客犧牲而死 (C)驢鳴狀似哭聲,故藉之以表達「萬物同悲」的哀戚不捨 (D)賓客之笑是因為驢鳴維妙維肖,然而卻引來孫子荊憤怒

  2. 根據乙文,魯迅認為阮籍、嵇康之所以要兒子不像父親的理由是: (A)「不肖」父親,才能顯示對禮教的反抗 (B)兒子資質未逮,「不肖」才能明哲保身 (C)擔心兒子負才放誕,而遭受禮法的迫害 (D)深知兒子生性灑脫自在,無須故作姿態

  3. 魏晉士人常有外人無法理解的舉動,請依文章所述,簡要指出甲文孫子荊作驢鳴, 以及乙文阮籍沉湎於酒的原因。請就甲、乙文分項書寫(建議作答字數:合計約 30字)。(占4分)

 

6-9為題組 閱讀下文,回答6-9題。

隨著蔣勳低沉的嗓音,楊牧、黃春明、陳育虹等詩人一行行描繪島嶼的文字, 緩緩地在空白的投影背幕中浮現,如長軸畫般悠悠捲動。影像中因排版所產生的 字句間距,時而停頓,時而流暢,宛若詩人的呼吸與語氣,也如劇場中被舞者的 移動所拉開又聚合的空間。

在舞者身後流動蔓延的漢字,特別選用印刷體,而不再是「行草三部曲」中 的書法。改用印刷體,林懷民所在意的,已不是《行草》中永字八法的氣韻、《狂 草》那不拘於形的酣暢淋漓,而是空間那在每一筆每一劃之間,直的、橫的、 尖的、各式線條所構成的空間。影像設計周東彥將筆劃之間的空間,變化、拆解, 逐漸讓可辨的文字成為非文字的抽象圖像,讓每個筆劃彷彿都有著獨立的意志。

字可以小如星辰,也會被放大到失真,好比那偌大的「麗」字吧,就如同一 個巨人倚坐在地板,從地面爬到背幕,當舞者昂揚地站在最上方「一」的末端, 彷彿就站在凸起的小丘陵瞭望遠方,那一刻,機械印刷的字體竟滲出山水文人畫 的味道。在機械裡產生「人」的有機,是林懷民的堅持。於是人景之間,總在《關 於島嶼》裡相互映襯,有著寧靜山水的悠遠,也存在山崩地裂的震懾:一個個文 字落石從空中轟然墜落,舞者在地面被擊沉、滾落與翻騰,文字與身體,成了被 肢解的山林與肉塊,在山崩中一同碎解成骸。

林懷民曾說:「正如文字不能取代舞蹈,舞蹈也不該受到文字意義的牽制。」 然而文字的魔障並不易走出。《白蛇傳》、《薪傳》之後,林懷民用了廿年,洗去 文字所承載的敘事性,讓身體從文句意義和角色故事的轉譯,轉變成墨色的濃淡、 行筆的走勢與氣韻的流轉。從字義到字意,林懷民開展了文字與身體之間多重層 次的映照關係,卻也始終將身體圍繞著「字」。身體在「行草三部曲」中無疑是 物質性的,臺上的雲門舞者,總是如雲如風如水如墨,而不見其七情六慾與生命 故事,他們總是向內觀照,也鮮少對望。 爾後,雲門又過了一輪歲月,經歷《花語》、《稻禾》、《微塵》數個舞作,而 在《關於島嶼》裡,出現了雲門少見的動作:舞者們將手牽起,一同踏著類似原 住民舞蹈的舞步;舞者們圍坐成半圈,圈內的兩人互視,其中一人衝向前去,兩 人僅僅藉由軀幹的互相抵禦,給予彼此重心移動;舞者們如獸般扭打;舞者們如 常地行走。在這些動作裡,舞者已不再是「行草三部曲」中的書法墨跡與行筆留 痕,而滲出了「人」味,更準確地說,是集體的「人」所構成的島民群像。

事實上,從林懷民對《微塵》的描述,便可窺見他對待身體的轉變:「你會 發現這裡頭沒有程式化的動作,我們不需要做雲手或馬步,因為整個傳統肢體的 訓練已經變成舞者身體裡的自然。」動作的解放讓舞者不再是字的化身,在《關 於島嶼》裡,人與字,已是兩個獨立的主體。(改寫自吳孟軒〈在文字山河間 舞 動島民群像林懷民與《關於島嶼》〉,《PAR 表演藝術雜誌》2017.11)

  1. 文中提及林懷民對於「布景文字」,不再重視字的氣韻與走勢,轉而看重空間的 展演。請寫出《關於島嶼》在影像設計上,呈現此看法的二項具體作法,並分項 書寫(建議作答字數:合計30-40字)。(占2分)

  2. 依據上文,符合《關於島嶼》這部舞作呈現形式的敘述是: (A)楊牧、黃春明、陳育虹等人均以聲音參與演出 (B)書寫島嶼的文學作品,漸次投影在背景布幕上 (C)舞者藉畫軸的拉開與聚合,創造出空間的移動 (D)舞者的情慾歛藏不外顯,彼此之間亦極少互動

  3. 依據上文,不符合林懷民《關於島嶼》創作理念的敘述是: (A)機械之中蘊藏人文,二者相容不互斥 (B)舞蹈藉文字豐富意蘊,但不受其牽制 (C)舞者轉譯布景文句意義,述說島嶼故事,具現島民群像 (D)去除程式化動作,讓傳統肢體訓練,自然透過身體呈現

  4. 本文認為在林懷民舞作中,舞者身體與布景文字間的映照關係,呈現三階段的轉 變。請據本文所述,依序填寫ABC的答案,完成下列圖表(建議作答字數: AC各約20字)。(占5分)

 

【國文考科(卷二) 】

 

一、混合題型

1-2為題組 閱讀下文,回答1-2題。

以提洛為首的腓尼基人的城市,一直飽受亞述帝國的威脅。但因擁有充沛的 財物,腓尼基城市才得於亞述人的屢次席捲後倖存。自此,腓尼基人專注於交易 買賣,他們的目標不是危機四伏的內陸,而是 地中海,他們的貿易據點一個一個出現在地中 海沿岸。西元前 814 年,提洛的公主伊莉莎逃 到北非建立迦太基王國,想必是認為:與其戰 戰兢兢地留在危險區域,不如到一個不受侵擾 的地方繼續經營。畢竟對一個商業國家來說, 能安心從事商業的環境才是最重要的。

希臘人與迦太基人一樣很會做生意,但狹窄的希臘無法容納因生活富裕而大 增的人口,於是便展開殖民活動。地中海東邊,有強大的亞述帝國擋道,只好轉 向與義大利半島相鄰的西西里島。但在西元前七世紀希臘進出西西里島東部之前, 迦太基早已把該島西部視為重要的貿易基地了。這兩個民族在此鷸蚌相爭,日後 引來羅馬這個漁翁。

希臘人在島的東邊不斷擴增殖民城市,他們一旦落腳,除了做生意之外,也 蓋神殿、劇場、競技場等,將希臘文化根植在那裡。迦太基人在島的西邊也有幾 處地盤,但迦太基人不建設城市,因為他們厭煩佔領之後的瑣碎雜事,這些城市 只是得到財富的據點,只要有進出船隻的港口、修理船隻的船塢、堆放商品的倉 庫就夠了。因此希臘人不但認為迦太基人的城市無聊透頂,甚至形容他們是「為 了搬運燒洗澡水的木柴而弄得灰頭土臉,卻始終沒去洗澡的驢子」。(改寫自森本 哲郎《一個通商國家的興亡》)

1. 依據上文,下列關於迦太基的敘述,正確的選項是:

(A)建國前飽受亞述帝國侵擾,建國後征服希臘與羅馬

(B)殖民策略捨棄當時慣用的武力侵略,改採文化收編

(C)專注於海上貿易據點的擴張與運用,藉以累積財富

(D)發揮強大的商業實力,不斷在地中海沿岸建設城市

 

2. 文中提到:希臘人形容迦太基人是「為了搬運燒洗澡水的木柴而弄得灰頭土臉, 卻始終沒去洗澡的驢子」,這意謂在希臘人眼中,迦太基人具有怎樣的生活態度? (建議作答字數:約10字)(占2分)

 

3-5為題組 閱讀下文,回答3-5題。

甲、千呼萬喚始出來,猶抱琵琶半遮面。轉軸撥弦三兩聲,未成曲調先有情。 弦弦掩抑聲聲思,似訴平生不得志。低眉信手續續彈,說盡心中無限事。輕攏慢 捻抹復挑,初為霓裳後六么。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語。嘈嘈切切錯雜 彈,大珠小珠落玉盤。間關鶯語花底滑,幽咽泉流冰下難。冰泉冷澀弦凝絕,凝 絕不通聲暫歇。別有幽愁暗恨生,此時無聲勝有聲。銀瓶乍破水漿迸,鐵騎突出 刀槍鳴。曲終收撥當心畫,四弦一聲如裂帛。東船西舫悄無言,唯見江心秋月白。 沉吟放撥插弦中,整頓衣裳起斂容。(節選自白居易〈琵琶行〉)

乙、在每個藝術天地裡面,都存在一些規則,閱聽者據以欣賞,創作者則依此 設計作品。音樂中的組合規則,也稱為音樂語法,這些規則是解析各個子系統與 基本元素之關聯的鑰匙。在語言學及音樂學裡面,有時會使用樹狀圖來說明一段 語言及一段音樂的解析,並且呈現出拆解下的各個單元彼此的階層關係。......不 管是一個樂句或一句話,我們都可以把它們的根本結構想成是一套骨架,例如「主 詞+動詞」或是「屬和絃→主和絃」,有的學者稱之為深層結構或基本結構。在 這些骨架之上可以添加血肉,甚至是衣服飾品,讓它呈現出多種風貌,然而骨架 總是萬變不離其宗。

在語言中,一句話可以傳達完整的訊息,而音樂中的一個樂句,也是具有獨 立性與完整意義的一段訊號。音樂作為在時間中展開的序列訊息,總是要切成一 段一段的形式,才可以進行處理,而語言中若有可資標定句子、段落邊界的線索, 這種語言訊息不僅容易處理,也容易記憶。古詩之所以容易背誦,可能是因為其 句法整齊而且押韻,這兩點特徵也可以拿來思考音樂的句法。音樂的句法,與口 語中以語調韻律來分句的方式有許多相似之處。口語交談時的停頓、末字拉長, 其功能類似文章中的標點符號,可以交代一句話的結束。音樂中的停頓與長音, 也經常是分句的標記,而短小的句尾停頓,在某些樂譜上便直接用逗號來標示。

音樂的進行或許可以比擬為一顆在光滑地板上運動的籃球。根據「動者恆動」 的物理定律,若是沒有外力干擾,這顆球的運動可以很自然地一直持續下去,而 我們也不太會去注意它。但是如果在音樂行進路徑上給它一些阻礙,例如速度變 慢,拍節切換、音量突然加大、突然休止......等,則聽眾便會特別注意這個轉折, 並且在轉折結束、恢復原狀時,產生如釋重負之感,聽眾似乎覺得,這顆球能夠 以更舒暢的方式繼續往前滾下去。(改寫自蔡振家《音樂認知心理學》)

3. 下列詩句在前後組成結構上,屬於「前句描寫彈奏的動作、後句描寫樂音的情 態」的是:

(A)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語 (B)輕攏慢捻抹復挑,初為霓裳後六么 (C)間關鶯語花底滑,幽咽泉流冰下難 (D)曲終收撥當心畫,四弦一聲如裂帛

 

4. 根據乙文文意,下列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: (A)音樂與詩歌二者皆是在時間當中進行,並自我開展的藝術型態 (B)分析樂句、樂段的組成,就如同學習語言時掌握基本單字一般 (C)給一些阻礙,反而讓聽者投以更多的關注,因為打破慣性之故 (D)如同文章寫作,樂曲也可以探討類似文章起承轉合的接續關係

5. 若將白居易所描寫的琵琶曲,依據乙文對音樂意義與形式的分析方法,拆解為 一段一段的「單元」,請就音樂變化將〈琵琶行〉原文所對應的一聯,依序填入 (A)(B)(C)(D)中 。( 占 4分 )

 

6-9為題組 閱讀下列三段文字,回答6-9題。

甲、在人工智慧時代,程式化的、重複性的、僅靠記憶與練習就可以掌握的技能, 將是最沒有價值的技能,幾乎一定可以由機器完成。反之,那些最能體現人的綜 合素質的技能,例如,人對複雜系統的綜合分析與決策能力,人對藝術和文化的 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,人由生活經驗及文化薰陶所產生的直覺和常識,還有基 於人自身的情感(如愛、恨、熱情、冷漠等)與他人互動的能力......這些是人工 智慧時代最有價值、最值得培養與學習的技能。而且在這些技能中,大多數都是 因人而異,需要「訂製化」教育或培養,不可能從傳統的「批量」教育中獲取。

 

乙、悲觀者說,人工智慧既然可以在不少具體的工作上(例如圍棋),做得比人 類更好,學得比人類更快,那麼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?人工智慧既然可以在許多 工作中取代人類,那麼人類的價值又該如何體現?

回顧人類文明發展,新科學、新技術總會在不破不立的因果鏈條中,引發社 會陣痛。賓士之父,德國人卡爾.弗里特立奇.本茨在 1885 年做出世界上第一 輛馬車式三輪汽車,就曾被人嘲諷是「散發著臭氣的怪物」我不算有神論者, 但有時會樂觀地認為,先進技術的出現,或許是「造物主」的善意,或是人類集 體意識的英明決策,一邊把人類從舊的產業格局和繁重勞作中解放出來,一邊如 鞭策或督促一般,迫使人類做出種種變革。比如人工智慧,它一邊釋放巨大生產 力,免除人類繼續從事繁冗工作之苦,一邊又在用可能出現的失業問題提醒人類: 你應該往前走了!

 

 

丙 、人工智慧無法像人一樣,解悟生命的意義和死亡的內涵;人工智慧更無法像 人一樣,因高山流水而逸興遄飛,因秋風冷雨而愴然淚下,因子孫繞膝而充實溫 暖,因月上中天而感時傷懷......。所有的這些感觸,只有人類自己才能感受得到, 也恰恰因為人類的生命有限,使得人類每個個體的「思想」和「命運」都如此寶 貴、如此獨特。法國哲學家布萊茲.帕斯卡曾經說過:「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,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,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,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 來才能毀滅,一口氣、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。然而宇宙縱使毀滅了他,人卻 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,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,以及宇宙對他 所具有的優勢,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。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。」人腦 中的情感、自我認知等思想,都是機器所完全沒有的。人類可以跨領域思考,可 以在短短的上下文和簡單的表達方式中,蘊藏豐富的語義。當李清照說「雁字回 時,月滿西樓」的時候,她不只是在描摹風景,更是在寄寓相思。當杜甫寫出「同 學少年多不賤,五陵衣馬自輕肥」的句子時,他不只是在感嘆人生遭際,更是在 闡發憂國之情。這些複雜的思想,今天的人工智慧還完全無法理解。(改寫自李 開復、王詠剛《人工智慧來了》)

 

 

6. 假如你是一位出版社編輯,正要綜合上述三段文字內容,而以「人工智慧來 了, 」為標題,請從下列四個標題文字,選出一個最適合的選項, 並說明選擇的理由(建議作答字數:20-30字)。(占3分)

標題文字

(A)人類生命意義將要全部被改寫

(B)用樂觀的心態繼續走向新世界

(C)機器自動化勢必取代所有工作

(D)更應重視科學思想與技術教育

 

7. 依據文意,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:

(A)新科學與新技術可以直接鍛鍊人的綜合素質,未來「訂製化」教育將取代「批 量」教育

(B)有神論者對於未來發展總歸因於「造物者」的善意,而人類集體意識的英明 決策也抵禦不了造物者的力量

(C)布萊茲.帕斯卡藉「能思想的蘆葦」象徵人的生命雖然脆弱而短暫,但卻因 人能夠思考而獲得尊嚴

(D)杜甫藉「同學少年多不賤,五陵衣馬自輕肥」一聯,表達對於同窗好友俱已飛黃騰達的喜悅

 

8. 丙段所提到的李清照詞句出於〈一剪梅〉:「紅藕香殘玉簟秋。輕解羅裳,獨上蘭 舟。雲中誰寄錦書來?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。花自飄零水自流。一種相思,兩處 閒愁。此情無計可消除,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。」依照文意,下列敘述不正確的 選項是:

(A)「紅藕香殘玉簟秋」藉時序物色以烘托離別愁緒

(B)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」以雁歸與月圓凸顯自己形單影隻

(C)一種相思,兩處閒愁」表現行人與居人身處兩地的不同心情

(D)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」透過動作表達難以輕釋的離情

 

9. 作者認為,人工智慧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價值,主要理由是什麼?(建議作答 字數:40-50字,完全抄錄原文者酌予扣分)(占3分)


 

【國文考科(卷三) 】
一、混合題型 

1-2為題組 閱讀下列南宋朱熹《朱子語類》兩則短文,回答1-2題。

甲、近日學者病在好高,讀《論語》,未問「學而時習」,便說「一貫」;《孟子》, 未言「梁王問利」,便說「盡心」。

 

乙、或 問 :「 孟 子 說 『 仁 』 字 , 義 甚 分 明 , 孔 子 都 不 曾 分 曉 說 , 是 如 何 ? 」 曰 : 「 孔 子未嘗不說,只是公自不會看耳。譬如今沙糖,孟子但說糖味甜耳。孔子雖不如 此說,卻只將那糖與人吃。人若肯吃,則其味之甜,自不待說而知也。」

  1. 下列閱讀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的方法,與上引朱熹言論最相符的選項是: (A)欲去好高之病,宜先求「一貫」,再求「盡心」 (B)無論讀《論語》或《孟子》,皆應循序漸進,踏實研讀 (C)《論語》說理平易,適合略讀;《孟子》說理詳盡,適合精讀 (D)《孟子》較《論語》義理分明,宜先讀《孟子》,再讀《論語》

  2. 朱熹以「將糖與人吃」、「說糖味甜」為喻,區別孔子與孟子闡說仁的方式,請根 據朱熹的說法,說明二者的不同(建議作答字數:合計20-30字)。(占2分)

 

朱熹的譬喻

闡說仁的方式

孔子

將糖與人吃

 

孟子

說糖味甜

 

3-6為題組 閱讀下文,回答3-6題。

隨著蔣勳低沉的嗓音,楊牧、黃春明、陳育虹等詩人一行行描繪島嶼的文字, 緩緩地在空白的投影背幕中浮現,如長軸畫般悠悠捲動。影像中因排版所產生的 字句間距,時而停頓,時而流暢,宛若詩人的呼吸與語氣,也如劇場中被舞者的 移動所拉開又聚合的空間。

在舞者身後流動蔓延的漢字,特別選用印刷體,而不再是「行草三部曲」中 的書法。改用印刷體,林懷民所在意的,已不是《行草》中永字八法的氣韻、《狂 草》那不拘於形的酣暢淋漓,而是空間那在每一筆每一劃之間,直的、橫的、 尖的、各式線條所構成的空間。影像設計周東彥將筆劃之間的空間,變化、拆解, 逐漸讓可辨的文字成為非文字的抽象圖像,讓每個筆劃彷彿都有著獨立的意志。

字可以小如星辰,也會被放大到失真,好比那偌大的「麗」字吧,就如同一 個巨人倚坐在地板,從地面爬到背幕,當舞者昂揚地站在最上方「一」的末端, 彷彿就站在凸起的小丘陵瞭望遠方,那一刻,機械印刷的字體竟滲出山水文人畫 的味道。在機械裡產生「人」的有機,是林懷民的堅持。於是人景之間,總在《關 於島嶼》裡相互映襯,有著寧靜山水的悠遠,也存在山崩地裂的震懾:一個個文 字落石從空中轟然墜落,舞者在地面被擊沉、滾落與翻騰,文字與身體,成了被 肢解的山林與肉塊,在山崩中一同碎解成骸。

林懷民曾說:「正如文字不能取代舞蹈,舞蹈也不該受到文字意義的牽制。」 然而文字的魔障並不易走出。《白蛇傳》、《薪傳》之後,林懷民用了廿年,洗去 文字所承載的敘事性,讓身體從文句意義和角色故事的轉譯,轉變成墨色的濃淡、 行筆的走勢與氣韻的流轉。從字義到字意,林懷民開展了文字與身體之間多重層 次的映照關係,卻也始終將身體圍繞著「字」。身體在「行草三部曲」中無疑是 物質性的,臺上的雲門舞者,總是如雲如風如水如墨,而不見其七情六慾與生命 故事,他們總是向內觀照,也鮮少對望。

爾後,雲門又過了一輪歲月,經歷《花語》、《稻禾》、《微塵》數個舞作,而 在《關於島嶼》裡,出現了雲門少見的動作:舞者們將手牽起,一同踏著類似原 住民舞蹈的舞步;舞者們圍坐成半圈,圈內的兩人互視,其中一人衝向前去,兩 人僅僅藉由軀幹的互相抵禦,給予彼此重心移動;舞者們如獸般扭打;舞者們如 常地行走。在這些動作裡,舞者已不再是「行草三部曲」中的書法墨跡與行筆留 痕,而滲出了「人」味,更準確地說,是集體的「人」所構成的島民群像。

事實上,從林懷民對《微塵》的描述,便可窺見他對待身體的轉變:「你會 發現這裡頭沒有程式化的動作,我們不需要做雲手或馬步,因為整個傳統肢體的 訓練已經變成舞者身體裡的自然。」動作的解放讓舞者不再是字的化身,在《關 於島嶼》裡,人與字,已是兩個獨立的主體。(改寫自吳孟軒〈在文字山河間 舞 動島民群像林懷民與《關於島嶼》〉,《PAR 表演藝術雜誌》2017.11)

 

 

  1. 文中提及林懷民對於「布景文字」,不再重視字的氣韻與走勢,轉而看重空間的 展演。請寫出《關於島嶼》在影像設計上,呈現此看法的二項具體作法,並分項 書寫(建議作答字數:合計30-40字)。(占2分)

  2. 依據上文,符合《關於島嶼》這部舞作呈現形式的敘述是: (A)楊牧、黃春明、陳育虹等人均以聲音參與演出 (B)書寫島嶼的文學作品,漸次投影在背景布幕上 (C)舞者藉畫軸的拉開與聚合,創造出空間的移動 (D)舞者的情慾歛藏不外顯,彼此之間亦極少互動

  3. 依據上文,不符合林懷民《關於島嶼》創作理念的敘述是: (A)機械之中蘊藏人文,二者相容不互斥 (B)舞蹈藉文字豐富意蘊,但不受其牽制 (C)舞者轉譯布景文句意義,述說島嶼故事,具現島民群像 (D)去除程式化動作,讓傳統肢體訓練,自然透過身體呈現

6. 本文認為在林懷民舞作中,舞者身體與布景文字間的映照關係,呈現三階段的轉 變。請據本文所述,依序填寫ABC的答案,完成下列圖表(建議作答字數: AC各約20字)。(占5分)

 

 

7-9為題組 閱讀下列三段文字,回答7-9題。

甲、在人工智慧時代,程式化的、重複性的、僅靠記憶與練習就可以掌握的技能, 將是最沒有價值的技能,幾乎一定可以由機器完成。反之,那些最能體現人的綜 合素質的技能,例如,人對複雜系統的綜合分析與決策能力,人對藝術和文化的 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,人由生活經驗及文化薰陶所產生的直覺和常識,還有基 於人自身的情感(如愛、恨、熱情、冷漠等)與他人互動的能力......這些是人工 智慧時代最有價值、最值得培養與學習的技能。而且在這些技能中,大多數都是 因人而異,需要「訂製化」教育或培養,不可能從傳統的「批量」教育中獲取。

 

乙、悲觀者說,人工智慧既然可以在不少具體的工作上(例如圍棋),做得比人 類更好,學得比人類更快,那麼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?人工智慧既然可以在許多 工作中取代人類,那麼人類的價值又該如何體現?

回顧人類文明發展,新科學、新技術總會在不破不立的因果鏈條中,引發社 會陣痛。賓士之父,德國人卡爾.弗里特立奇.本茨在 1885 年做出世界上第一 輛馬車式三輪汽車,就曾被人嘲諷是「散發著臭氣的怪物」我不算有神論者, 但有時會樂觀地認為,先進技術的出現,或許是「造物主」的善意,或是人類集 體意識的英明決策,一邊把人類從舊的產業格局和繁重勞作中解放出來,一邊如 鞭策或督促一般,迫使人類做出種種變革。比如人工智慧,它一邊釋放巨大生產 力,免除人類繼續從事繁冗工作之苦,一邊又在用可能出現的失業問題提醒人類: 你應該往前走了!

 

 

丙 、人工智慧無法像人一樣,解悟生命的意義和死亡的內涵;人工智慧更無法像 人一樣,因高山流水而逸興遄飛,因秋風冷雨而愴然淚下,因子孫繞膝而充實溫 暖,因月上中天而感時傷懷......。所有的這些感觸,只有人類自己才能感受得到, 也恰恰因為人類的生命有限,使得人類每個個體的「思想」和「命運」都如此寶 貴、如此獨特。法國哲學家布萊茲.帕斯卡曾經說過:「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,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,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,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 來才能毀滅,一口氣、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。然而宇宙縱使毀滅了他,人卻 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,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,以及宇宙對他 所具有的優勢,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。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。」人腦 中的情感、自我認知等思想,都是機器所完全沒有的。人類可以跨領域思考,可 以在短短的上下文和簡單的表達方式中,蘊藏豐富的語義。當李清照說「雁字回 時,月滿西樓」的時候,她不只是在描摹風景,更是在寄寓相思。當杜甫寫出「同 學少年多不賤,五陵衣馬自輕肥」的句子時,他不只是在感嘆人生遭際,更是在 闡發憂國之情。這些複雜的思想,今天的人工智慧還完全無法理解。(改寫自李 開復、王詠剛《人工智慧來了》)

 
  1. 假如你是一位出版社編輯,正要綜合上述三段文字內容,而以「人工智慧來 了, 」為標題,請從下列四個標題文字,選出一個最適合的選項, 並說明選擇的理由(建議作答字數:20-30字)。(占3分)

  2. 依據文意,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: (A)新科學與新技術可以直接鍛鍊人的綜合素質,未來「訂製化」教育將取代「批

    量」教育 (B)有神論者對於未來發展總歸因於「造物者」的善意,而人類集體意識的英明

    決策也抵禦不了造物者的力量 (C)布萊茲.帕斯卡藉「能思想的蘆葦」象徵人的生命雖然脆弱而短暫,但卻因

    人能夠思考而獲得尊嚴 (D)杜甫藉「同學少年多不賤,五陵衣馬自輕肥」一聯,表達對於同窗好友俱已

    飛黃騰達的喜悅

  3. 丙段所提到的李清照詞句出於〈一剪梅〉:「紅藕香殘玉簟秋。輕解羅裳,獨上蘭 舟。雲中誰寄錦書來?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。花自飄零水自流。一種相思,兩處 閒愁。此情無計可消除,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。」依照文意,下列敘述不正確的 選項是:

    (A)「紅藕香殘玉簟秋」藉時序物色以烘托離別愁緒 (B)「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」以雁歸與月圓凸顯自己形單影隻 (C)「一種相思,兩處閒愁」表現行人與居人身處兩地的不同心情 (D)「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」透過動作表達難以輕釋的離情

標題文字

(A)人類生命意義將要全部被改寫

(B)用樂觀的心態繼續走向新世界

(C)機器自動化勢必取代所有工作

(D)更應重視科學思想與技術教育


【國文考科(卷四) 】

一、混合題型

1-2為題組 閱讀下文,回答1-2題。

那隻鬼,跟真的沒有腳的鬼一樣,速度快得像平常就在練習半夜搶超商。男 孩畏怯發抖的彈開收銀匣取出全部的錢,七張有孫中山頭像的紅紙鈔,(好佳哉!) 男孩該說是心有靈犀的趕在鬼來之前,就把收銀匣的藍色大鈔全收到櫃子底下的 小錢箱裡。男孩看得出那隻鬼沒拿到很多錢很不開心,很沒道義的還拿藍波刀, 向男孩才遞過紅紙鈔的手猛然一揮,男孩矮瘦的身體怕得貼在牆上,跟超商外廣 告代言明星的人形看板一樣的薄。藍波刀乾淨剔透得有股寒氣和邪氣,天花板的 日光燈影流竄在如鏡子的刀面,不知刀子是不是才初初開鋒,銳利得好比夜市叫 賣削鐵條都可以的神之剁刀,而這麼悲慘的,頭一個作獻祭的,就挑上這間蠻荒 野外的超商倒楣男孩。鬼一手使藍波刀像耍流星錘,一副倚天劍屠龍刀一出鞘不 見血不行的樣子,男孩反覆的、猛跳針的嚇死自己,(砍到會見血!砍到會見血!) 連跌倒的小傷口都得先拿碘液仔細消毒,再拿棉花棒沾小護士曼秀雷敦軟膏塗藥, 再外貼 3M 的藥用膠帶一層層木乃伊一樣的包紮起來,只差沒用福馬林泡著的神經 質男孩,在藍波刀每次揮向男孩無處可逃的懸崖收銀檯邊,心臟都像綜藝節目單 手擠柳丁那樣的被狠狠掐一下,不斷出現手臂裂開一個大大破口的幻覺,但男孩 低頭偷瞄,手臂還在,上面汗毛根根清楚且顫抖的搖呀搖的。一分神,藍波刀又 來這麼一下,跟著刀身吹來的風,快和幽冥地府吹上人間的一樣可怕。(阿娘喂!) 男孩再低頭偷偷瞄一下自己的手臂,大大的破口還是沒有,總算放心,鬼不砍人。 (改寫自陳金聖〈18 補注〉,《聽說台灣台灣小說 2015》)

1. 本文用「鬼」借指超商搶匪,是想藉鬼的某些特性來形容搶匪。請參考示例,摘 引文中關於搶匪的描述(任兩處A1B1),並指出這兩處描述各自呼應鬼的什麼 特性(A2B2)?(占4分)


3-5為題組 閱讀下文,回答3-5題。

甲、孫子荊以有才,少所推服,唯雅敬王武子。武子喪,時名士無不至者;子荊 後來,臨屍慟哭,賓客莫不垂涕。哭畢,向靈床曰:「卿常好我作驢鳴,今我為 卿作。」體似聲真,賓客皆笑。孫舉頭曰:「使君輩存,令此人死。」(劉義慶《世 說新語・傷逝》)

乙、竹林七賢中有阮咸,是阮籍的侄子,一樣沉湎於酒。阮籍的兒子阮渾也願加 入他們的行列時,阮籍卻道不必加入,吾家已有阿咸在,就已經足夠了。假若阮 籍自以為行為是對的,就不當拒絕他的兒子。至於嵇康,一看他的《絕交書》, 就知道他的態度很驕傲的;但他寫給他的兒子看的《家誡》,就覺得宛然是兩個 人。他在《家誡》中教他的兒子做人要小心,還有一條一條的教訓。嵇康是那樣 高傲的人,而他教子就要他這樣庸碌。因此我們知道,嵇康對於自己的舉動也是 不滿足的。所以批評一個人的言行實在困難,社會上對於兒子不像父親,稱為「不 肖」,以為是壞事,殊不知世上正有不願意他的兒子像自己的父親!他們生於亂 世,因不得已才有這樣的行為,並非他們的本態。不過何晏、王弼、阮籍、嵇康 之流,因為他們的名位大,一般的人們就學起來,而所學的無非是表面行為,卻 不知道他們實在的內心。因為只學他們的皮毛,於是社會上便很多了沒意思的空 談和飲酒。(改寫自魯迅〈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〉)

4. 根據乙文,魯迅認為阮籍、嵇康之所以要兒子不像父親的理由是: (A)「不肖」父親,才能顯示對禮教的反抗 (B)兒子資質未逮,「不肖」才能明哲保身 (C)擔心兒子負才放誕,而遭受禮法的迫害 (D)深知兒子生性灑脫自在,無須故作姿態

5. 魏晉士人常有外人無法理解的舉動,請依文章所述,簡要指出甲文孫子荊作驢鳴, 以及乙文阮籍沉湎於酒的原因。請就甲、乙文分項書寫(建議作答字數:合計約 30字)。(占4分)

6-9為題組 閱讀下文,回答6-9題。

隨著蔣勳低沉的嗓音,楊牧、黃春明、陳育虹等詩人一行行描繪島嶼的文字, 緩緩地在空白的投影背幕中浮現,如長軸畫般悠悠捲動。影像中因排版所產生的 字句間距,時而停頓,時而流暢,宛若詩人的呼吸與語氣,也如劇場中被舞者的 移動所拉開又聚合的空間。

在舞者身後流動蔓延的漢字,特別選用印刷體,而不再是「行草三部曲」中 的書法。改用印刷體,林懷民所在意的,已不是《行草》中永字八法的氣韻、《狂 草》那不拘於形的酣暢淋漓,而是空間那在每一筆每一劃之間,直的、橫的、 尖的、各式線條所構成的空間。影像設計周東彥將筆劃之間的空間,變化、拆解, 逐漸讓可辨的文字成為非文字的抽象圖像,讓每個筆劃彷彿都有著獨立的意志。

字可以小如星辰,也會被放大到失真,好比那偌大的「麗」字吧,就如同一 個巨人倚坐在地板,從地面爬到背幕,當舞者昂揚地站在最上方「一」的末端, 彷彿就站在凸起的小丘陵瞭望遠方,那一刻,機械印刷的字體竟滲出山水文人畫 的味道。在機械裡產生「人」的有機,是林懷民的堅持。於是人景之間,總在《關 於島嶼》裡相互映襯,有著寧靜山水的悠遠,也存在山崩地裂的震懾:一個個文 字落石從空中轟然墜落,舞者在地面被擊沉、滾落與翻騰,文字與身體,成了被 肢解的山林與肉塊,在山崩中一同碎解成骸。

林懷民曾說:「正如文字不能取代舞蹈,舞蹈也不該受到文字意義的牽制。」 然而文字的魔障並不易走出。《白蛇傳》、《薪傳》之後,林懷民用了廿年,洗去 文字所承載的敘事性,讓身體從文句意義和角色故事的轉譯,轉變成墨色的濃淡、 行筆的走勢與氣韻的流轉。從字義到字意,林懷民開展了文字與身體之間多重層 次的映照關係,卻也始終將身體圍繞著「字」。身體在「行草三部曲」中無疑是 物質性的,臺上的雲門舞者,總是如雲如風如水如墨,而不見其七情六慾與生命 故事,他們總是向內觀照,也鮮少對望。

爾後,雲門又過了一輪歲月,經歷《花語》、《稻禾》、《微塵》數個舞作,而 在《關於島嶼》裡,出現了雲門少見的動作:舞者們將手牽起,一同踏著類似原 住民舞蹈的舞步;舞者們圍坐成半圈,圈內的兩人互視,其中一人衝向前去,兩 人僅僅藉由軀幹的互相抵禦,給予彼此重心移動;舞者們如獸般扭打;舞者們如

常地行走。在這些動作裡,舞者已不再是「行草三部曲」中的書法墨跡與行筆留 痕,而滲出了「人」味,更準確地說,是集體的「人」所構成的島民群像。

事實上,從林懷民對《微塵》的描述,便可窺見他對待身體的轉變:「你會 發現這裡頭沒有程式化的動作,我們不需要做雲手或馬步,因為整個傳統肢體的 訓練已經變成舞者身體裡的自然。」動作的解放讓舞者不再是字的化身,在《關 於島嶼》裡,人與字,已是兩個獨立的主體。(改寫自吳孟軒〈在文字山河間 舞 動島民群像林懷民與《關於島嶼》〉,《PAR 表演藝術雜誌》2017.11)

  1. 文中提及林懷民對於「布景文字」,不再重視字的氣韻與走勢,轉而看重空間的 展演。請寫出《關於島嶼》在影像設計上,呈現此看法的二項具體作法,並分項 書寫(建議作答字數:合計30-40字)。(占2分)

  2. 依據上文,符合《關於島嶼》這部舞作呈現形式的敘述是: (A)楊牧、黃春明、陳育虹等人均以聲音參與演出 (B)書寫島嶼的文學作品,漸次投影在背景布幕上 (C)舞者藉畫軸的拉開與聚合,創造出空間的移動 (D)舞者的情慾歛藏不外顯,彼此之間亦極少互動

  3. 依據上文,不符合林懷民《關於島嶼》創作理念的敘述是: (A)機械之中蘊藏人文,二者相容不互斥 (B)舞蹈藉文字豐富意蘊,但不受其牽制 (C)舞者轉譯布景文句意義,述說島嶼故事,具現島民群像 (D)去除程式化動作,讓傳統肢體訓練,自然透過身體呈現

  4. 依據上文,關於林懷民舞作中舞者身體與布景文字間映照關係,敘述正確的是: (A)呈現三階段的轉變,代表作依序為《行草》、《微塵》、《關於島嶼》 (B)第一階段重字意,身體呈現墨色的濃淡、行筆的走勢與氣韻的流轉 (C)第二階段重字義,身體表現文字所承載的敘事性,轉譯文句的意義 (D)第三階段身體不再是文字的化身,兩個各自獨立的主體,相互映襯


【國文考科(卷五) 】

一、混合題型 

1-2為題組 閱讀下文,回答1-2題。

以提洛為首的腓尼基人的城市,一直飽受亞述帝國的威脅。但因擁有充沛的 財物,腓尼基城市才得於亞述人的屢次席捲後倖存。自此,腓尼基人專注於交易 買賣,他們的目標不是危機四伏的內陸,而是 地中海,他們的貿易據點一個一個出現在地中

海沿岸。西元前 814 年,提洛的公主伊莉莎逃 到北非建立迦太基王國,想必是認為:與其戰 戰兢兢地留在危險區域,不如到一個不受侵擾 的地方繼續經營。畢竟對一個商業國家來說, 能安心從事商業的環境才是最重要的。

希臘人與迦太基人一樣很會做生意,但狹窄的希臘無法容納因生活富裕而大 增的人口,於是便展開殖民活動。地中海東邊,有強大的亞述帝國擋道,只好轉 向與義大利半島相鄰的西西里島。但在西元前七世紀希臘進出西西里島東部之前, 迦太基早已把該島西部視為重要的貿易基地了。這兩個民族在此鷸蚌相爭,日後 引來羅馬這個漁翁。

希臘人在島的東邊不斷擴增殖民城市,他們一旦落腳,除了做生意之外,也 蓋神殿、劇場、競技場等,將希臘文化根植在那裡。迦太基人在島的西邊也有幾 處地盤,但迦太基人不建設城市,因為他們厭煩佔領之後的瑣碎雜事,這些城市 只是得到財富的據點,只要有進出船隻的港口、修理船隻的船塢、堆放商品的倉 庫就夠了。因此希臘人不但認為迦太基人的城市無聊透頂,甚至形容他們是「為 了搬運燒洗澡水的木柴而弄得灰頭土臉,卻始終沒去洗澡的驢子」。(改寫自森本 哲郎《一個通商國家的興亡》)

1. 依據上文,下列關於迦太基的敘述,正確的選項是: (A)建國前飽受亞述帝國侵擾,建國後征服希臘與羅馬 (B)殖民策略捨棄當時慣用的武力侵略,改採文化收編 (C)專注於海上貿易據點的擴張與運用,藉以累積財富 (D)發揮強大的商業實力,不斷在地中海沿岸建設城市

2. 文中提到:希臘人形容迦太基人是「為了搬運燒洗澡水的木柴而弄得灰頭土臉, 卻始終沒去洗澡的驢子」,這意謂在希臘人眼中,迦太基人具有怎樣的生活態度? (建議作答字數:約10字)(占2分)

3-5為題組

閱讀下文,回答3-5題。

甲、千呼萬喚始出來,猶抱琵琶半遮面。轉軸撥弦三兩聲,未成曲調先有情。 弦弦掩抑聲聲思,似訴平生不得志。低眉信手續續彈,說盡心中無限事。輕攏慢 捻抹復挑,初為霓裳後六么。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語。嘈嘈切切錯雜 彈,大珠小珠落玉盤。間關鶯語花底滑,幽咽泉流冰下難。冰泉冷澀弦凝絕,凝 絕不通聲暫歇。別有幽愁暗恨生,此時無聲勝有聲。銀瓶乍破水漿迸,鐵騎突出 刀槍鳴。曲終收撥當心畫,四弦一聲如裂帛。東船西舫悄無言,唯見江心秋月白。 沉吟放撥插弦中,整頓衣裳起斂容。(節選自白居易〈琵琶行〉)

乙、在每個藝術天地裡面,都存在一些規則,閱聽者據以欣賞,創作者則依此 設計作品。音樂中的組合規則,也稱為音樂語法,這些規則是解析各個子系統與 基本元素之關聯的鑰匙。在語言學及音樂學裡面,有時會使用樹狀圖來說明一段 語言及一段音樂的解析,並且呈現出拆解下的各個單元彼此的階層關係。......不 管是一個樂句或一句話,我們都可以把它們的根本結構想成是一套骨架,例如「主 詞+動詞」或是「屬和絃→主和絃」,有的學者稱之為深層結構或基本結構。在 這些骨架之上可以添加血肉,甚至是衣服飾品,讓它呈現出多種風貌,然而骨架 總是萬變不離其宗。

在語言中,一句話可以傳達完整的訊息,而音樂中的一個樂句,也是具有獨 立性與完整意義的一段訊號。音樂作為在時間中展開的序列訊息,總是要切成一 段一段的形式,才可以進行處理,而語言中若有可資標定句子、段落邊界的線索, 這種語言訊息不僅容易處理,也容易記憶。古詩之所以容易背誦,可能是因為其 句法整齊而且押韻,這兩點特徵也可以拿來思考音樂的句法。音樂的句法,與口 語中以語調韻律來分句的方式有許多相似之處。口語交談時的停頓、末字拉長, 其功能類似文章中的標點符號,可以交代一句話的結束。音樂中的停頓與長音, 也經常是分句的標記,而短小的句尾停頓,在某些樂譜上便直接用逗號來標示。

音樂的進行或許可以比擬為一顆在光滑地板上運動的籃球。根據「動者恆動」 的物理定律,若是沒有外力干擾,這顆球的運動可以很自然地一直持續下去,而 我們也不太會去注意它。但是如果在音樂行進路徑上給它一些阻礙,例如速度變 慢,拍節切換、音量突然加大、突然休止......等,則聽眾便會特別注意這個轉折, 並且在轉折結束、恢復原狀時,產生如釋重負之感,聽眾似乎覺得,這顆球能夠 以更舒暢的方式繼續往前滾下去。(改寫自蔡振家《音樂認知心理學》)

3. 下列詩句在前後組成結構上,屬於「前句描寫彈奏的動作、後句描寫樂音的情 態」的是:

(A)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語 (B)輕攏慢捻抹復挑,初為霓裳後六么 (C)間關鶯語花底滑,幽咽泉流冰下難 (D)曲終收撥當心畫,四弦一聲如裂帛

4. 根據乙文文意,下列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: (A)音樂與詩歌二者皆是在時間當中進行,並自我開展的藝術型態 (B)分析樂句、樂段的組成,就如同學習語言時掌握基本單字一般 (C)給一些阻礙,反而讓聽者投以更多的關注,因為打破慣性之故 (D)如同文章寫作,樂曲也可以探討類似文章起承轉合的接續關係

5. 若將白居易所描寫的琵琶曲,依據乙文對音樂意義與形式的分析方法,拆解為 一段一段的「單元」,則下圖琵琶行原文與音樂變化對應正確的選項是:

6-9為題組 閱讀下列三段文字,回答6-9題。

甲、在人工智慧時代,程式化的、重複性的、僅靠記憶與練習就可以掌握的技能, 將是最沒有價值的技能,幾乎一定可以由機器完成。反之,那些最能體現人的綜 合素質的技能,例如,人對複雜系統的綜合分析與決策能力,人對藝術和文化的 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,人由生活經驗及文化薰陶所產生的直覺和常識,還有基 於人自身的情感(如愛、恨、熱情、冷漠等)與他人互動的能力......這些是人工 智慧時代最有價值、最值得培養與學習的技能。而且在這些技能中,大多數都是 因人而異,需要「訂製化」教育或培養,不可能從傳統的「批量」教育中獲取。

 

乙、悲觀者說,人工智慧既然可以在不少具體的工作上(例如圍棋),做得比人 類更好,學得比人類更快,那麼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?人工智慧既然可以在許多 工作中取代人類,那麼人類的價值又該如何體現?

回顧人類文明發展,新科學、新技術總會在不破不立的因果鏈條中,引發社 會陣痛。賓士之父,德國人卡爾.弗里特立奇.本茨在 1885 年做出世界上第一 輛馬車式三輪汽車,就曾被人嘲諷是「散發著臭氣的怪物」我不算有神論者, 但有時會樂觀地認為,先進技術的出現,或許是「造物主」的善意,或是人類集 體意識的英明決策,一邊把人類從舊的產業格局和繁重勞作中解放出來,一邊如 鞭策或督促一般,迫使人類做出種種變革。比如人工智慧,它一邊釋放巨大生產 力,免除人類繼續從事繁冗工作之苦,一邊又在用可能出現的失業問題提醒人類: 你應該往前走了!

 

丙 、人工智慧無法像人一樣,解悟生命的意義和死亡的內涵;人工智慧更無法像 人一樣,因高山流水而逸興遄飛,因秋風冷雨而愴然淚下,因子孫繞膝而充實溫 暖,因月上中天而感時傷懷......。所有的這些感觸,只有人類自己才能感受得到, 也恰恰因為人類的生命有限,使得人類每個個體的「思想」和「命運」都如此寶 貴、如此獨特。法國哲學家布萊茲.帕斯卡曾經說過:「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,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,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,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 來才能毀滅,一口氣、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。然而宇宙縱使毀滅了他,人卻 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,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,以及宇宙對他 所具有的優勢,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。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。」人腦 中的情感、自我認知等思想,都是機器所完全沒有的。人類可以跨領域思考,可 以在短短的上下文和簡單的表達方式中,蘊藏豐富的語義。當李清照說「雁字回 時,月滿西樓」的時候,她不只是在描摹風景,更是在寄寓相思。當杜甫寫出「同 學少年多不賤,五陵衣馬自輕肥」的句子時,他不只是在感嘆人生遭際,更是在 闡發憂國之情。這些複雜的思想,今天的人工智慧還完全無法理解。(改寫自李 開復、王詠剛《人工智慧來了》)

 

6. 假如你是一位出版社編輯,正要綜合上述三段文字內容,而以「人工智慧來 了, 」為標題,下列最適合填入 的選項是:

(A)人類生命意義將要全部被改寫 (B)用樂觀的心態繼續走向新世界 (C)機器自動化勢必取代所有工作 (D)更應重視科學思想與技術教育

 

7. 依據文意,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:

(A)新科學與新技術可以直接鍛鍊人的綜合素質,未來「訂製化」教育將取代「批 量」教育

(B)有神論者對於未來發展總歸因於「造物者」的善意,而人類集體意識的英明 決策也抵禦不了造物者的力量

(C)布萊茲.帕斯卡藉「能思想的蘆葦」象徵人的生命雖然脆弱而短暫,但卻因 人能夠思考而獲得尊嚴

(D)杜甫藉「同學少年多不賤,五陵衣馬自輕肥」一聯,表達對於同窗好友俱已 飛黃騰達的喜悅

 

8. 請參考下列框內文字,說明作者為什麼認為:「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」不只是在 描摹風景,更是在寄寓相思?(建議作答字數:20-30字)(占3分)

9. 作者認為,人工智慧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價值,主要理由是什麼?(建議作答 字數:40-50字,完全抄錄原文者酌予扣分)(占3分)

紅藕香殘玉簟秋。輕解羅裳,獨上蘭舟。雲中誰寄錦書來?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。 花自飄零水自流。一種相思,兩處閒愁。此情無計可消除,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。

(李清照〈一剪梅〉)

 


107 年研究用試卷 國文考科參考答案 (卷一)

題號

參考答案

1

A1/B1 的「文句摘引」能與 A2/B2 的「特性解說」相應,得 2 分。

例如:

「鬼一手使藍波刀像耍流星錘,一副倚天劍屠龍刀一出鞘不見血不行的 樣子。」殘暴邪惡

2

ADE

3

D

4

C

5

甲文孫子荊作驢鳴的原因是:因王武子生前喜歡聽孫子荊作驢鳴。
乙文阮籍沉湎於酒的原因是:阮籍生於亂世,不得已才沉湎於酒。

6

1.以印刷體文字取代行書草書。 2.將字形縮小放大到難以辨識或失真。
3.拆解文字為筆劃線條。 4.影像中的文字因排版所產生的字句間距,時而停頓,時而流暢。 寫出其中二項完整而正確的答案,得 2 分。

7

B

8

C

9

A:身體為文句意義和角色故事的轉譯或身體轉譯文字的敘事性。 B:行草三部曲或《行草》、《狂草》 C:身體與字是兩個獨立的主體,相互映襯。

1

107 年研究用試卷 國文考科參考答案 (卷二)

題號

參考答案

1

C

2

賺取財富,卻不懂得享受。

3

D

4

B

5

A:嘈嘈切切錯雜彈,大珠小珠落玉盤。 B:間關鶯語花底滑,幽咽泉流冰下難。 C:冰泉冷澀弦凝絕,凝絕不通聲暫歇。 D:銀瓶乍破水漿迸,鐵騎突出刀槍鳴。

6

圈選 B 且理由回答正確,得 3 分。

7

C

8

C

9

可採「綜述」作答:

人類具有豐富的情感與思想,能體現出綜合素質的技能,並隨著時代變
遷而做出變革。這是人工智慧無法取代的。

或「列舉」作答:
1. 人能對複雜系統進行思考與分析
2. 人能在與外物互動中抒發感觸,認知自我,體悟生命 3. 人能隨著時代變遷做出變革

2

107 年研究用試卷 國文考科參考答案 (卷三)

題號

參考答案

1

B

 

朱熹的譬喻

闡說仁的方式

孔子

將糖與人吃

少講理論,教人透過生活實踐體悟道理

孟子

說糖味甜

闡釋分曉,讓人明白道理

2

3

1.以印刷體文字取代行書草書。 2.將字形縮小放大到難以辨識或失真。
3.拆解文字為筆劃線條。 4.影像中的文字因排版所產生的字句間距,時而停頓,時而流暢。 寫出其中二項完整而正確的答案,得 2 分。

4

B

5

C

6

A:身體為文句意義和角色故事的轉譯或身體轉譯文字的敘事性。 B:行草三部曲或《行草》、《狂草》 C:身體與字是兩個獨立的主體,相互映襯。

7

圈選 B 且理由回答正確,得 3 分。

8

C

9

C

3

107 年研究用試卷 國文考科參考答案 (卷四)

題號

參考答案

1

A1/B1 的「文句摘引」能與 A2/B2 的「特性解說」相應,得 2 分。 例如:

「鬼一手使藍波刀像耍流星錘,一副倚天劍屠龍刀一出鞘不見血不行的
樣子。」→殘暴邪惡

2

1 文句○:「連跌倒的小傷口都得先拿碘液......只差沒用福馬林泡著」。

2 文句○說明:能寫出「局部特寫、近距離描寫、細微的視覺描寫、誇

飾」(其中之一)者。

3

D

4

C

5

甲文孫子荊作驢鳴的原因是:因王武子生前喜歡聽孫子荊作驢鳴。
乙文阮籍沉湎於酒的原因是:阮籍生於亂世,不得已才沉湎於酒。

6

1 以印刷體文字取代行書草書。
2. 將字形縮小放大到難以辨識或失真。
3. 拆解文字為筆劃線條。
4. 影像中的文字因排版所產生的字句間距,時而停頓,時而流暢。 寫出其中二項完整而正確的答案,得 2 分。

7

B

8

C

9

D

4

107 年研究用試卷 國文考科參考答案 (卷五)

題號

參考答案

1

C

2

賺取財富,卻不懂得享受。

3

D

4

B

5

B

6

B

7

C

8

「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」以雁歸與月圓凸顯自己形單影隻。

9

可採「綜述」作答:

人類具有豐富的情感與思想,能體現出綜合素質的技能,並隨著時代變
遷而做出變革。這是人工智慧無法取代的。

或「列舉」作答:
1. 人能對複雜系統進行思考與分析
2. 人能在與外物互動中抒發感觸,認知自我,體悟生命 3. 人能隨著時代變遷做出變革

5

 

arrow
arrow

    陳蒂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